傲宇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不然之请(第1页)

听到锣响和狗吠,睡不着的周东宝一个骨碌跳了起来,赶紧披上衣服,将床头那杆磨得铮亮的鱼叉拿在手走出门。

“该不会又来老汤了吧?”

老汤是豫东地区对土匪的俗称,他们打家劫舍、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为此,像周家庄这样的大村都成立了自己的护卫队,晚上安排人值守,一有消息就鸣锣示警,全村壮丁一齐出门防御。

甚至还以村庄为单位,加入松散的农村互助组织大刀会,十里八乡连成一大片,击鼓为号互相支援,共同抵抗大股土匪的骚扰。

国民政府讲究政权不下乡,逼得手无寸铁的农民,不得不自力更生组建保护家人财产的松散民间互助组织。

这时,周大坤也穿好衣服从正房走出来,他手中拿着一把黝黑的大砍刀。

豫东地区靠近少林寺,自古以来都有习武的传统,因此民间武术繁荣,刀枪棍等传统武器随处可见。

为了抵御土匪,周家庄每家每户都存有自卫利器,显示出极其彪悍的民风。

“不会是又过兵了吧!”

过兵指的是军队从村口经过,中央军近一个月来了好几拨人经过,有时会要求就地筹粮和派向导带路。

每次过兵,便由保长和地主出面应付,都会搞得周家庄鸡飞狗跳一场。

父子俩对鸣锣报警声的判断不同,但都抓紧时间拿起武器,点燃火把准备出门跟村里人汇合。

周家庄自清朝后期成型,历经百余年建设,在村庄外面形成了两道防线。

第一道是为了抵御洪水内涝灾害,距离村口位置80米之外位置,特意修建的4米高围堤,环绕村庄外围一圈。

该围堤跟雄伟坚固的十几米黄河大堤相比不值一提,但抵御一般的内涝灾害却没有问题。

如果从天空往下看,可以看到黄河大堤附近大大小小村庄外头都围着一层土堤,犹如星罗棋布的小泡泡存在。

曾经周围十里八乡一同遭遇内涝,周家庄的围堤硬是足足抵挡了五天五夜,坚持到洪水退去,保护了村庄财产不受损失。

而隔壁村的围堤只抵挡了一天一夜就溃堤洪水入村,好坏对比下致使周家庄的围堤威名响彻四方。

第二道是封闭整个村庄的寨墙,将周家庄变成了一座土堡垒。

周家庄的寨墙始建于清朝,初期只是为了防御洪灾就地取材,围绕村庄一周,挖壕沟起黄土,夯垒寨墙。

后来清末民国初年兵荒马乱,寨墙进一步扩建加固加高,上面可以容纳一辆马车通过,高度也达到8米,成为了守护全村的土长城。

东西村口各有一道寨门,方便村民进出,每到晚上就紧闭,安排人值守。

一有风吹草动,就鸣锣示警,全村壮丁拿起武器就上寨墙坚守。

牢靠的寨墙让周家庄近些年避免多次土匪老汤侵袭,是全村人的保护神。

主导守村防卫事宜自然是地主家的大保长,他们家养了有20杆枪的护院队,前些日子还从过兵的中央军手中买到了1杆轻机枪和一大批子弹,更是实力大增。

地主家荷枪实弹的护院队,再加上手拿长矛、大刀等利器的农民壮丁,算起来足足有200多人,构成了周家庄的护卫力量。

可以说,周家庄是附近村镇之中自卫实力最为强悍的村庄之一。

待周大坤父子俩登上寨墙,借着火光果然发现外面又来了一大帮中央军,土黄色军服和青天白日徽章足以证明他们的身份。

自古以来民不跟官斗,尤其过路中央军火力凶猛,依靠周家庄的寨墙无法抵抗。

“二保长咋不见人影?”

“去城里看女婿享福了呗”

看来二保长陈兴旺外出,还是被不少村里人知晓,深夜中大家挤在寨墙之上紧张之余不免互相唠嗑几句。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家里有个俏天仙

家里有个俏天仙

十八岁那年,父母的坟被刨了之后,我才明白自幼将我抚养长大的三叔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三生羁绊,一世牵连。我说往后余生,请多指教!她说滚!你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在彼岸守候三载浮生未歇!...

无敌高手混校园

无敌高手混校园

下山寻找大师姐,却不料陷入花都,我本纯情,奈何美女太热情...

倒插门

倒插门

走投无路的我做了上门女婿,老婆貌美如花惊喜万分,结果新婚夜受到连番打击走入社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诱惑,我能否经得起这些...

秦飞杨若曦

秦飞杨若曦

地下世界最强杀手,做了冰山警花的赘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